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于康菱 - 领导专栏
文章详细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
发布时间:2015.11.03 新闻来源:康菱官微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
 

      在外面拜访客户,经常遇到没有使用过我们发动机的客户怯怯在问:"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


      发动机,一个铁和火打造出来的玩具,确实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我们将一台20V的发动机拆卸后,会有一万多个独立的小零件,如果没有经过培训,要将这些零件完整地组装起来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发动机设计、零件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庞大系统管理。


      从全球的活塞式发动机技术层级来看,欧洲企业无疑是属于全球的第一梯队,以卡特彼勒和康明斯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则属于第二梯队,而日本则属于第三梯队,中国呢?则居于第四梯队,印度和巴西、俄罗斯则属于第五梯队,第六梯队呢?没有啦,因为全世界能够生产活塞式发动机的国家,其实也是屈指可数。


      为何全世界能够生产活塞式发动机的国家如此之少?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一台发动机是几百个零件供应商通力合作的技术结晶,荟萃了钢铁铸造、锻造、热处理,各种材料的密封技术、精密加工工艺等,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要将发动机制造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重庆科克发动机的生产现场实景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积弱上千年的心理状态,不要说发动机,我们身边99%以上的机械电气产品,如果要追溯到技术和发明的源头,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欧美的舶来品,客观而言,中华民族在过去的几百年工业革命中,我们只是旁边的一个看客而已,我们鲜有发明和创造,如果说有,那也是2000多年前西汉蔡伦的造纸术,汉代的指南针和宋代的火药和印刷术。宋代之后呢?我们的发明创造几乎处于窒息的停顿状态,在皇帝的眼中,西方的机械玩儿只是奇门淫技而已,除了摆在桌面上作为装饰的玩具之外,实在看不出还有多大的实用价值。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上一世纪初的广州,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世界大都市,也是中国最接近西方的窗口,虽然没有工业基础,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却诞生了中国本土的第一台内燃发动机。虽然这是一台只有几马力输出的活塞式发动机,但它却宣告了一个历史的诞生,结束了中国发动机0制造的历史里程。在当时全世界能够生产发动机的国家,除了欧洲和美国之外,数量不会超过一个巴掌的手指数。各位看官可要知道啊,那个时候卡特彼勒、康明斯,perkins这些国际巨头都还没有出生啊,如果没有后来的政治风云变幻,很有可能今天能够问鼎世界的就是我们这些早期诞生的中国发动机民营企业,而非今天的卡特彼勒和康明斯之流,痛哉,惜哉。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对于近代的中国,1949年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它结束了民营企业存活发展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国营企业托拉斯的全新时代。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135缸径发动机的问世,开创了一个产品在中国独家垄断市场40多年的可怕纪录,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美国的康明斯开发了今天还在市场上保持畅销的N系列产品,在70年代期间,康明斯陆续推出了K系列的6缸、12缸和16缸发动机,直至今天,康明斯的K系列发动机依然是其盈利的当家花旦。客观而言,在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尽管中国的发动机和美国相比,存在一定的技术距离,但远没有今天二者在国际市场的巨大品牌差距。


采用德国Cooper自动拧紧设备组装的科克发动机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中国在上一个世纪50年代开发的135系列发动机,由于产品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技术状态,和康明斯、卡特彼勒等美国公司的技术持续改进相比,我们和美国的技术距离愈拉愈远。在上一个世纪的80年代,国门的打开让我们第一次从西方引进了美国康明斯、奥地利斯太尔、德国道依茨这些世界级企业的技术,在中国本土开始生产已经被西方国家面临淘汰的发动机产品,但由于中国的发动机零件产业水平非常落后,这些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发动机放在100米开外,我们很难看清这些本土制造的产品和欧美制造的产品外观有多大的区别,但如果在10米开外,单是二者的外观质量就可谓泾渭分明,更不要说是二者的运行可靠性和技术性能比较啦,这个时期中国发动机的质量严重受制于本土零件供应商的制造水平。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由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德国Bosch、德国马勒、美国辉门、美国伊顿、美国帕克、美国德尔福、美国盖茨、日本电装、日本帝国、日本大丰、奥地利米巴等世界级的发动机零件巨头在2000年后纷纷来华投资办厂,为汽车发动机提供世界级水平的零件。他们的到来,也对大型柴油发动机的质量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本土制造的发动机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提起中国的发动机,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以上海股份为代表的135系列发动机,然后就是以潍柴股份为代表的斯太尔系列发动机,最后可能就是偏居西南一角的玉柴发动机,这些品牌的发动机虽然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已经有几十年,但在国人的心目中,他们根本无法和代表欧美的卡特彼勒、康明斯、道依茨、VOLVO相比,甚至和日本的三菱、小松相比,也是相差一大截。为何这些本土产品和国外的品牌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如果我们要追溯最底层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我们本土产品的内在表现,和这些国际品牌相比,我们欠缺的是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服务的系统性和品牌打造的一致性。

 

 

科克发动机-品质表里如一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在美国,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美国本土制造的空调,运行起来噪音非常大,如果壁机挂在室内,运行的噪音会让你无法入睡,即使是室外的主机,其噪音也远远超过国内二流厂商的水平,为何空调产业在工业如此发达的美国,其水平却如此之差?道理非常简单,空调产业在美国已经日落西山,属于100%的夕阳产业,他们没有在这个产业上继续投入研发费用进行产品的技术升级,而中国呢?过度的市场竞争让每个空调企业必须要从客户的使用角度出发,在产品的每个环节上必须要做到尽善尽美,只有能够让客户感觉舒心畅意,空调企业在万马奔腾的市场红海中才能生存下来。如果说美国的空调产品要追上中国企业现在的水平,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中国的空调企业放在全世界,都是世界级的水平,中国的空调企业如此牛叉,中国的发动机企业能够做到吗?

 

科克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20V128mm缸径的发动机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能用的产品一定要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做发动机产品,需要一个企业全员品质参与,要象空调产业那样高度关注客户的需求,在每个细节上做到尽善尽美,不断通过顾客反馈意见进行产品的改进和提升,目前中国的一些零件供应商水平和欧美厂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这些短板零件,我们要通过全球优质供应商的合作来修补发动机的质量短板,让我们生产的发动机达到欧美产品的质量水平。客观而言,过去3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大量世界级水平的欧美发动机零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升了整个发动机产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如果说中国的零件供应商(包括欧美企业在华的零件厂商在内)和欧美本土的供应商还存在质量差距的话,那么就是在燃油系统、密封件、橡胶件、摩擦运动件领域,我们要让发动机达到欧美的质量水平,对于这些短板零件,我们可以直接找欧美最好的厂商来生产,虽然价格比中国的零件供应商要高一些,但对于诺大的发动机而言,其增加的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些高质量的零件可以直接弥补发动机的质量短板,让我们的发动机产品质量直线上升。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和Bosch在欧洲的燃油系统供应商展开合作,让我们部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达到190克/kw.hr的低油耗水平,同时大幅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在密封件方面,我们直接采用给欧洲诸多著名发动机厂商供货的成熟产品,彻底解决发动机的三漏普遍问题;对于风扇皮带和充电机皮带这些易损零件,我们采用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德国老牌厂商-欧匹特的产品,可以将皮带原来的使用寿命提升到5-10倍左右;对于活塞环这些运动摩擦副,我们和美国辉门公司旗下的一个德国公司合作,采用他们提供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4万小时的优质产品;在发动机的气门和气门座圈,我们采用最新技术和材料制作的零件,可以达到3-4万小时的使用寿命。

 

 

配置不锈钢安全隔热罩的科克高品质发动机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中国几千年的贫穷和积弱已经重创了国民的自信心,在洋人和洋货面前,我们往往感觉人穷志短,华为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企业崛起的伟哥,让中国企业看到成功的曙光和希望的地平线,中国的企业要战胜欧美的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模仿和创新,模仿成功标杆,并在他们产品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新元素,让我们的产品比他们的产品更好,客观而言,欧美企业最大的短板是效率低下,对客户的关注度不高,只要我们在产品的应用方面更加贴合客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可以增强客户对我们的产品粘性和依赖感,在产品的创新方面,大企业永远是最差的,小企业永远是最快的。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我们的发动机和竞争对手相比,我们增加了诸多的保护功能,比如我们所有的发动机都配置超速保护装置,当发动机出现超速现象时,机组控制器会输出电信号给发动机的进气阀门,自动关闭进气阀,让发动机自动停机,实施有效的保护,避免发动机飞车爆炸;我们所有的发动机都配置曲轴箱压力保护装置,当发动机由于冷却不良或者润滑不好的时候,发生气缸和活塞拉缸现象时,曲轴箱压力传感器自动侦测到压力异常时,机组控制器会自动控制发动机的停机,避免拉缸现象继续发生,导致发动机爆炸;我们所有的水箱均安装有低水位开关,如果发动机的连接水管发生破裂,水箱的水发生漏泄时,机组控制器会自动控制发动机进行停机保护;对于发动机的排气管和消声器,我们采用内衬有隔热材料的不锈钢结构的隔热罩,对这些危险零件进行有效的热隔离,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不锈钢结构的隔热罩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万小时,远远超过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寿命;对于发动机功率800kw以上的发动机飞轮,我们采用高强度的锻钢材料,保证发动机飞轮足够的强度,避免在高扭矩工作状态下的飞轮破裂事故。正是这一系列微小的技术创新,让我们即使在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的环境下,依然可以保持产品销售的持续增长,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全员聚焦在产品上,将产品做到精品,持续改善,不管市场如何恶劣,产品终会获得市场的垂青,因为再差的市场也需要好产品,一个企业把产品做好,就是我们在挑选客户,而不是客户挑选我们。

 

安装在进气道的发动机超速保护装置-发动机的生命保护神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如果我们的眼光聚焦于成本的降低,那么我们就能够通过更换成本更低的供应商,不断地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但这样做会带来质量的直线下降;如果我们的眼光聚焦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那么我们每天在梦里都会想着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和提升,即使为了质量的提升需要增加成本也会在所不惜。从企业的发展眼光来看,牺牲品质来降低成本可以获得眼前客户的快速增加,但最终会耗损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根基,要降低成本,只有通过内部的管理和逐年的产量提升来达成,而非采用更低品质的供应商来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质量的不断提升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持续的采购量和不断增加的客户数量,最终会逐年提升我们的销售数量,量的提升会带来规模生产,规模生产会带来成本的下降,让一个企业获得良好的利润。


      中国发动机能用吗?中国企业最大的短板在于细节的管理,20年前,我们在广东给韩国三星、日本松下这些世界500强企业服务,在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非常好的管理精髓,他们的生产车间、洗手间都是干净如己,和我们的床一样的干净,要生产好的产品,首先要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没有好的工作环境,何来好的员工素质?我们的生产现场要求做到随时随地可以席地而坐,所有的零件摆放必须要做到定位放置,每个员工必须要按照操作流程执行自己的工作细节,没有过程的管理,就一定没有产品的质量保障。



随时随地可以席地而坐的生产现场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在过去的六年来,科克发动机在华晨宝马、长安福特、长安标志、日本本田汽车,中国移动、希尔顿酒店、万豪酒店、喜来登酒店,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心、旗滨玻璃、碧桂园、中航地产、海航地产、湖南株洲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警备区、中国黄金集团等几千个成功的案例。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在18个月之前的上海动力展论坛上,当时我提出一个愿景:"将我们的发动机卖到卡特彼勒的家乡去!"


      我们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我们生产的燃气发动机已经成功输往美国。今天我也有一个梦想:将我们的产品在5年内卖到发动机的故乡-德国!这个梦想能够实现吗?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每天持续改善,每天进步1%,当年只能生产小洋伞的日本,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汽车产业都已经达到全球质量水平最佳,同样是人,日本人能够做到,我们为何做不到呢?


      中国的发动机能用吗?中国的发动机不仅能够用,而且通过我们这代人的持续努力,我们还要超越我们的老师-德国,这并非是天方夜谭的事情,日本丰田和本田汽车的质量可靠性已经在20年前就已经超越了汽车的鼻祖-德国的奔驰和宝马,他们只花了不到40年的时间。在发动机领域,我们已经走过了12年的发展里程,如果再给我们10年的时间,凭借我们每天持续改善的精神,我们不仅证明中国发动机能用,而且在质量方面还要超越发动机的鼻祖-德国!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丰田能够成功,我们也一定可以成功!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华为能够成功,我们也一定可以成功!


文| 康菱动力总裁 温国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返回 打印   
上一篇:【互动交流】心恋家乡、情馈母校 下一篇:【技术干货】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柴油发电机组
©1998-2021 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康菱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广东康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2039159号